01
从小的自卑,来源于总是被比较,总是输。
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,对自己价值的主观判断,一种内在的消极情绪和性格缺陷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情结。
每个人都有自卑感,只是有些人骨子里有自卑感。他们遇到问题,马上想到自己的问题,悲观面对。
在知乎上有一个超过百万人关注的问题。“从小自卑的孩子是什么感觉?”其中一个备受好评的回答是这样的:
1.慢慢走,低头,遇到人就缩在路上;
2.声音很小;
3.不敢看人脸色;
4.别人分东西的时候,每次都拿较小的那份;
5.害怕别人看到自己优秀;
6.怕别人看到自己出丑;
7.害怕被问到;
8.从不或很少拒绝别人;
9.受委屈后恢复慢还是不会。
如果你也一样,你有没有想过:你为什么会自卑?一般都是由家人或者亲戚抚养长大,从来没有赢过。
像我一样:
小时候父亲常说:“和别人比,就看他们的学习态度,生活态度等等。如果你输了,我感觉我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好。”
当我在学校的时候,一个老师经常在我们一些熟悉的朋友之间做比较。每次在一起,她都说,嗯,你们俩只有一个人想法多,以后会有很好的发展。每次他这么说,我都觉得自己真的很肤浅,一点想法都没有,未来可能真的很糟糕。
这种比较的魔咒在我的生活中已经存在了30年,每次觉得有点骄傲的时候,我都会瞬间回忆起自己根本什么都做不了的窘境。
我的自卑一直都是源于别人的评价。因为别人的评价,我陷入了无端的攀比,从小就被打上了自卑的烙印。
02
自卑的人有哪些行为和习惯?
1.言行透露出不确定性。
骨子里自卑的人总是表现得像只懂诺诺的人。他们说话时微微颤抖,说话声音很小,怕自己说错话,甚至半天说不到点子上。
因为不自信,总怕自己说错话,所以说话声音很小,怕别人听到,批评自己的言论。
给人一种束缚感,放不下。他们说话的时候习惯用一些不确定的词,比如:真的吗?等等,我该怎么办?或者,是的,等着表达自己的想法,不敢确切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。
2.与人交流时紧张而迟钝。
自卑的人在与人交流时会紧张,甚至在别人面前显得呆滞。我甚至不停地咽口水来缓解紧张,眼神透露出焦虑的神色。
甚至在强颜欢笑的时候,我都能感受到他的不自然和自信,表情很不自然,很尴尬。
对面坐着非常优秀的人,就会表现得焦躁不安,甚至大汗淋漓。不停的环顾四周,寻找机会迅速离开。
3.习惯性回避社交
骨子里自卑的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回避社交。他们害怕与人接触,这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安全感非常满意。有时他们宁愿独自一人,也不愿与他人接触。
我甚至一度认为我不需要朋友,不需要社交。其实我内心是非常空空虚寂寞的。
以前的一个同学,整天一个人生活,不愿意和别人说一句话。即使在宿舍,他也是蜷缩在自己的角落里,不愿意和别人交流,甚至不敢和别人说话。
即使有人主动找他说话,他也只是简单的回答,不参加任何聚会,更不愿意和别人说一句话。
即使做出了一些成绩,也怕被人说闲话,让人觉得很无力。
4.嫌疑很大。
自卑的人总认为别人靠近自己要利用自己,因为在他骨子里,他不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,会引起别人的注意。
总觉得别人有接近自己的意图,不愿意相信一个人对自己的赞美是真诚的。
由于他们的自卑,他们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怀疑感,以至于他们表现得小心翼翼。
此外,他们很敏感。如果他们看自己,会觉得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,会瞬间变得不自在。
03
自卑的本质是不接纳自己。
知乎上一期优秀回答者在谈到自卑时分享了自己的童年经历。
他上幼儿园的时候,父亲和领导同事吃饭,他和领导的孩子都去了。
不同的是,领导把自己的孩子抱起来,到处撒娇,但是他爸爸看见了,就叫他回家。
当他上小学的时候,他和他的同学有问题。
他爸乱骂,还向对方保证回去会严格管教自己。结果后来经常被欺负,不敢告诉父母。
至于“没用的东西”“你怎么跟你妈一样蠢”之类的狠话,他也经常被教。
“严父慈母”曾经是大多数家庭的教育模式。但是,这种所谓的“严格”往往会达到一种苛刻的程度。
很多人在回应自卑的问题时,总觉得记忆中的父亲好像不笑。
你有一点小成就要和他分享。希望他夸你的时候,总是面无表情的点头,并加上一句“不要骄傲”。
你做错了,他要么打死你,要么臭骂你一顿,一遍又一遍的陈述各种人生哲理。
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爱,因为他们害怕一个过分善良的父亲会养出一个软弱无能的孩子。所以他们尽量保持严肃的一面,生怕一句夸奖会让孩子骄傲,甚至落后于别人。
是父亲内心的权威代表。面对严厉的父亲,孩子会把“高标准、严要求”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。
孩子作为一个成年人,内心会有一个声音,这个声音会促使他们不断地和别人比较,然后质疑自己。
别人比我有钱,我自卑;
别人比我好看,我自卑;
别人比我优秀,我自卑。
仔细想想,你会发现,要求自己比别人优秀,和不接受自己有缺点、失败、劣势是一样的。
所以自卑的本质来自于不接纳自己。
04
自卑的人更容易激活“比较系统”。
容易自卑的人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反复激活自己的“比较系统”。
你成绩比我好,你家庭背景比我好,你能力比我强,你甚至长得比我好,所以我否定自己的价值。这种“无价值感”是一种自我攻击。一个自卑的人,这样的攻击每天都会出现。
被自卑包围的人,潜意识里往往有这样的设定:“如果我不优秀,我就会被抛弃”。
小时候,如果我不好,可能会被父母抛弃;
长大后,如果我不好,可能会被爱人抛弃;
工作后,如果不努力,可能会被时代抛弃。
各种攀比促进自卑心理的产生,进而促进恐惧心理的产生。
这种恐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个人的努力,但更多时候,只是加重了自我攻击。
于是,人生就像一个解不开的结,一直在匮乏和焦虑中循环。所以,要解决自卑,就要放下“攀比”。
05
怎样才能摆脱自卑,变得更自信?
1.审视自己,找到自己的优势。
很多人认为变得更自信的关键是如何改掉自己的缺点。事实上,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,我们可能会离自信越来越远。
为什么这么说?原因很简单,问题解决不了。
再好的人,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。如果我们一直盯着自己的问题和缺点,我们将永远不会获得信心。
所以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,你能不能相信自己,或者让别人相信你,取决于你有没有价值,价值有多大,而不是你有没有问题。
2、把握节奏,一点一点来。
如果我们留心的话,会发现不自信的人的眼神总是飘忽不定的,因为他们的内心是慌张的,所以眼神中会表现出这种不安,表现出急躁和行为笨拙。
这是因为他们太急于表现自己,证明自己的价值,所以总是太注重结果,而不是能够踏踏实实的把过程做好。
所以要多关注做事的过程,把握好节奏,一点一滴的去做,不拖却不慌。当我们能把过程做好,好的结果自然就来了。
3.不追求完美,但追求足够好。
每个人都想要完美。完美是一种理想状态。意识到这一点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,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,完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
所以凡事追求完美的结果只能是: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,充满挫败感,甚至变得自卑。
其实真正成功的人不仅追求理想,更懂得接受不完美的现实。他们非常清楚,不完美是常态。
4.独立自主,勇于承担责任。
自信的人知道一个道理:自己是自己,别人是别人,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。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,你就能找到你的安全感。
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如果你有相应的能力,也应该积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。这是你身边人的责任。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,你就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。
责任也是一种压力,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的动力。承担责任也是让自己更自信的重要方式。
5.接受失败是成长的机会。
刚才说了,问题是解决不了的。只要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,问题就会像泉水一样冒出来。所以,正确看待问题,看到自己的错误和失败,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
无论是错误还是失败,都只是让我们吸取教训,从中吸取教训,而不是否定自己。
一个真正自信的人知道自己的优点,承认自己的缺点,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。
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。让你自卑的原因,上帝给你的时候,不是让你自卑,而是让你更独特,更优秀,更强大。
慢慢发现自己的天赋,做好一件平凡的事,自信的光芒会慢慢照在你的脸上。
—结尾—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