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同性的青少年的情感困惑

同志,在我们现代汉语口语中,是同性恋者或双性恋者的社会代名词,是社群中的正式称呼。

少年是一种纠正青春期孩子的同性恋性取向。

在我们的文化中,青少年的同性恋困惑是一个相对模糊和难以提及的问题。这个问题不仅来自于青少年本身,也来自于青少年的父母或家庭,甚至来自于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。

就正常的心理发展而言,当我们每个人十四岁左右的时候,性和性取向就不可避免地来到我们面前。

通常情况下,异性恋似乎是理所当然的。异性恋的男生女生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想“为什么我是异性恋?”但是,如果孩子发现自己可能对同性伴侣更感兴趣,那么他(她)内心的困惑、焦虑和恐慌可能会不请自来。即使他或她知道这个社会对同性恋的容忍度在提高,但他或她仍然不愿意让自己成为同性恋者。

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,男孩或女孩形成同性恋身份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六个时期:

第一:混乱的开始

他(她)意识到他(她)正在被同性吸引,从而产生对他(她)是不是同性恋的猜测和担忧。在这个阶段,他们通常拒绝承认自己是同性恋。

第二:身份的冲突。

一方面,他仍然拒绝承认自己是同性恋;另一方面,同性之间的吸引变得越来越不可控。

他们在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摇摆不定,更多时候把同性吸引描述为暂时的、与情境相关的,或者是为了强化异性恋的感觉。

第三:容忍同性认同。

这时,他(她)已经意识到,拒绝同性的吸引是没有用的。虽然这是一件让他们害怕并且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情,但他们仍然可能开始寻求另一个同性恋作为自己的伴侣。

第四:接受同性身份。

此时,他(她)可以向他人暴露自己的同性恋倾向,并开始增加与其他同性恋者的接触。

第五:承认同性身份。

此时,他(她)已经强化了自己作为同性恋者的合法性。很有可能会对异性恋感到愤怒,用武力抗议别人对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。

第六:综合阶段

武力不再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。他们重新建立了与支持他们的异性恋者的关系,并开始发展自己的其他方面,如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对家庭和社会角色的期望。

同性恋的存在,虽然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,但却是我们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的现象。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,在咨询室里看到他们在第一、第二阶段挣扎是最常见的,只有极少数人能成功过渡到第三甚至第四阶段。

所以,在这个时期,家长或辅导员需要对青少年开放,不要在第一、第二阶段强迫他们承认自己是同性恋。有很多青少年在青少年时期就经历过来自同性伴侣的暂时吸引,有时甚至会对这种吸引有所反应,但后来才发现自己其实是异性恋。

此外,同样值得注意的是,家人或心理咨询师在与青少年交谈时,要区分性取向和性行为。当然,要做到这一点,对父母的挑战是非常大的。

作者介绍:

朱红宇已帮助过4万人入驻年限10.8年
预约私聊。

—结尾—

标签:同性恋

如果你感觉本文有用,可以点击此段文字或下方打赏按钮进入赞赏页面赞助我们,赞助费用将用于服务器开支及程序开发支出,同时享有优先解决问题的特殊权限,您的赞赏将保留在本站的“赞赏榜”中,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,Thanks!

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
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码打赏